課程

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由「『一國兩制』下的香港」、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」 及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」三個主題組成,為學生提供探討相關課題的平台,讓 他們更清晰地了解社會、國家和當代世界的情況。內地考察同樣屬於公民與社會 發展科課程的組成部分。

 

「『一國兩制』下的香港」主要闡述自回歸以來,國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, 期望學生掌握「一國兩制」的內涵,國家《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共同構成的憲制 基礎,並增進對國情的了解,從而促進國民身份認同。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」, 讓學生從國內和國際層面,認識國家的發展歷程。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」選取 經濟、科技、可持續發展,以及公共衞生方面的課題,讓學生理解人類在當代世 界所面對的境況,從而擴闊視野。至於內地考察,則提供機會讓學生實地了解國 家的發展現況和人民生活面貌。

 

為此,本校的公民與社會發展課程呼應以上三個主題,從而達至本科的課程目標,詳述如下。

 

中四級

 

課程架構以「『一國兩制』下的香港」為主。

主題

課題

學習重點

「一國兩制」 下的香港

「一國兩制」的 內涵和實踐

  •  香港問題的由來(三條不平等條約及其 背景)和回歸歷程概略
  • l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關係(主 權治權在中國),「一國兩制」及《基本 法》的法律依據
  • 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(「總體國家安全 觀」);《香港國安法》與促進香港長遠 發展,以及與平衡法治和人權的關係
  •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
  • 法治精神的意義:遵守法律;司法獨 立;法律面前人人平等;公平公開的審 訊
  • 《基本法》規定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

 

國家情況與國 民身份認同

  • 當代國情概略:國家的政治體制;中華 民族的組成;中國國籍及中國公民的概 念
  • 國家的象徵(國旗、國徽、國歌)及列 於《基本法》附件三的相關規定
  • 近年國家在不同領域(高新科技、醫療 衞生、文化教育、基礎建設、脫貧)取 得的成就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國家事務的裨益 及貢獻:
    • 裨益: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; 讓香港具備「一國兩制」的優勢
    • 貢獻:香港在不同範疇推動內地發 展及交流;捐款賑災或支援內地發 展中地區的需要

 

香港社會的多 元文化特徵

  • 形成香港社會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 元文化特徵的因素:香港的發展概略;中華傳統文化與不同文化的融和對香港社會的影響
  • 多元文化特徵對於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:推動文化的兼收並蓄;有助文化創新與反思;促進不同族裔融和共處;培養植根中華文化而具世界視野的公民素養

 

中五級

 

課程架構以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」為主。

主題

課題

學習重點

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

人民生活的轉

變與綜合國力

  • 改革開放概略:發展歷程及相關策略
  • 人民生活素質(經濟收入、消費模式、教育程度、醫療水平、人均預期壽命、脫貧等)的轉變與提升
  • 綜合國力的提升(經濟、文化、自然資源、教育、科技、國防等)

 

國家的發展與

香港融入國家

發展大局

  • 近期的五年發展規劃的重點及相關政策,以及這些重點和政策與促進國家和香港發展的關係
  • 涉及香港的發展規劃和政策(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)與促進香港發展的關係

 

國家的發展與

香港融入國家

發展大局

  • 國家自進入21 世紀以來的全方位外交理念
  • 行動及倡議:不同性質的救援及協助其他國家行動;籌組國際組織及舉辦國際論壇;「一帶一路」倡議
  • 參與國際事務對於國家整體發展的影響,以及香港在當中擔當的積極角色

 

中六級

 

課程架構以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」為主。*

主題

課題

學習重點

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

經濟全球化

 

  • 各國經濟體系的互相依存和國際經濟組織合作;跨國企業的發展、全球勞動及金融市場的融合;新經濟發展對個人(消費及就業)、香港及國家發展的影響

 

科技發展與資

訊素養

  • 全球新科技發展概略: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雲端儲存
  • 資訊科技(互聯網、社交網站、即時通訊軟件)的發展特徵
  • 資訊素養的內涵與正面價值觀的關係:辨別虛假資訊;使用科技的道德操守;遵守相關法律

 

可持續發展

  •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以及國家、香港和其他地區在環境保育的實踐經驗
  • 不同持份者在推動環境保育方面的角色和責任

 

公共衞生與人

類健康

  • 世界衞生組織於全球公共衞生事務的角色和功能
  • 國家和香港對全球公共衞生(特別是在傳染病防控方面)的貢獻
  • 個人在維持公共衞生方面的責任(特別是應對傳染病)

*將於2023-2024年度開設公民與社會發展課程,並取代原有的通識教育科